当前位置:首页> 酒水> 黄酒> 即墨老酒

祈福|中元节的酒

来源:即墨老酒发布时间:2022-08-13 22:04:13

传统节日-中元节

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常常被称为鬼节,但它并没有那么可怕,而是被妖魔化了。中元节又被称为祭祖节,多用来怀念先祖、祭拜亡人、寄托想念。而民间也会称它为“七月半”,在这天吃粗茶淡饭缅怀先人、弘扬孝道。现代人过中元节的意义在于缅怀祖先,推崇孝道,发扬乐善好施的优良品德。

农历七月十五日(有些地方,尤以华南,是七月十四日,相传是宋代中元节 荷叶灯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,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),道教称为中元节,佛教称为盂兰盆节(简称盂兰节),民间俗称鬼节、七月半。在汉字文化圈不少地区都有相关的节日活动,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,盛行于宋朝,至明清时,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。受中华文化的影响。

中元节是本土文化的产物。清乾隆《普宁县志》言:“俗谓祖考魂中元节“庙普”归,咸具神衣、酒馔以荐,虽贫无敢缺。”祭品之中,楮衣是不可或缺的。因七月暑尽,须更衣防寒,与人间“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”。

对于中元节,中国各地习俗也不尽相同,但不管怎样,祭祀都是一个共有的环节,祭祖也罢、拜神也罢、求佛也罢,都少不了酒的参与,“酒”是中元节的一个重要角色。

中元节的酒,首先是祭祀之酒。在中国,“祭”与“酒”始终具有文化勾连。甚至中国很早就出现了“祭酒”这一官职的称谓,如“国子监祭酒”。不过这个官职并非因酒而设,而是主要执掌国家最高学府的教学与考试,可见祭酒从来是与礼仪教化密不可分。

在中国的古代社会,祭祝更是世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。在传统祭祝风俗中,除佳肴外,酒是必备的祭品,无酒不成祭。自唐代起,固定立春、立秋后第五个戌日分别为春秋之社日。历代在仲春举行“春祭社”,以求五谷丰熟;唐人王驾的《社日》诗:“桑柘影斜春社散,家家扶得醉人归”,说明百姓竟然会在春社祭祀之后酩酊大醉。等等佳句,说明祭祀并非完全是凝重而严肃的,它透露出人们发自内心的欢愉。

中元节的酒,其实不但是祭祀用酒,也是共饮合欢之酒。大家借着祭祖之机,难得团聚在一起并胡吃海喝一顿,绝对是人间美事。在人鬼相通的文化语境里,祖先看到后人如此欢快,心中也必然是高兴的。中国各地习俗也不尽相同,但不管怎样,祭祀都是一个共有的环节,都少不了酒的参与,“酒”是中元节的一个重要角色。

 

评论
相关推荐
黄酒 ⋅ 浏览:642 ⋅ 时间:2022-08-13 阅读全文
黄酒 ⋅ 浏览:685 ⋅ 时间:2022-08-13 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