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大家最近有被一则热搜话题刷屏,#女老板闭店收养2000只流浪狗负债50万#。表面上看是件简单的社会性新闻,但如果仔细探究,你会发现网络背后传来了两种声音,一种是心疼老人家救助流浪动物,另一种是不理解为何背负重债去救助它们。
1、为何收养千只流浪狗?难道是网传“动物囤积症”
选择放弃事业,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,为流浪狗提供基本的保障,这点对于现代社会人士来说,是件谈何容易的事情?类似这样的救助站并不占少数,全国各地都有,而群体大多是老年、独居、困顿等人群,从最初的救助的几十只流浪动物,逐渐变成上百只流浪动物。
但是,董女士收养近2000只狗狗,数量确实让人出乎常人意料。试想一下,每天要花大量的精力清理救助站,还得为流浪动物提供食材,别说人力物力了,成本开销也是笔难以估算的数值。
因此,当事件上了热搜榜单,发酵的不是“救狗人善”的董女士,而是大多网民抛来的猜测舆论,甚至有网民将其定义为“动物囤积症”。
什么是“动物囤积症”?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囤积了超过一般常见数量之动物,却没有能力安置照料这些动物。这种情况在海外也有出现过案例,2008年,澳大利亚一对至少饲养了120只狗的夫妇被控虐待犬只获得11项罪名,之后,夫妇俩即失踪,而当局发布了通缉令。
离我们最近的上海也曾出现过“救猫英雄”,一个人解救了840只猫留下,而家里猫满为患,导致大量病发死亡,关键是她并不喜欢别人领养她们家的猫,甚至一边抱着浑身涂满紫药水的病猫亲吻不已,另一边对逝世的猫咪视而不见。
那么问题来了,董女士就是所谓的“动物囤积症”吗?对于这种说法不肯定,但也没错。
激发网民争议的并不是收养2000只流浪狗,更多的是不理解老人肩负50w的债务。粗略估算一下,如果按照董阿姨所述,每日开销近1800元,那一年下来至少也得60w,其中还不包括帮狗狗看病,救助基地的维护,谁能为了流浪动物肩负这种压力?超出能力范围的善心,确实多少有点“过度囤积”。
可是,另一个争议点也值得关注“为了流浪狗放弃和女儿出国,十年未见,母女关系疏远”。实话说,让一位年迈的老人出国生活,除了要重新适应新的环境,还要了解当地语言、饮食文化等,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所以,长期缺乏陪伴的老人家必然会产生孤独和缺失安全感。
哪怕女儿定期回来看望一下母亲,也不至于老人家身边只剩狗狗的陪伴。子女的失责,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短暂的关怀,让老人家自然而然将所有情感寄托于流浪动物身上。
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了事情的表面,却忽略了老人家的根本问题,孤单和陪伴。
2、呼吁“领养代替购买”同时也要考虑救助闭环
这几年我们也捐助过不少救助基地,经过实地采访后,有些救助基地的救助措施,确实值得深思学习。
年前我们捐助了将近3吨的主粮给不同的救助机构,同时也亲自拜访他们,其中印象深刻的是东莞塘厦救助机构。
负责人张女士明确告知我们,“救助狗狗只是行动,能让它们再次走入家庭,才是我们想要的目的。”令张女士深思的是,如何解决流浪狗不再被弃养,或者不再被领养人退回,这才是社会媒体需要关注的事情。
从一开始的单纯救助,逐步延伸到到领养后的救助闭环,张女士所付出的不仅仅是对待流浪狗的爱心,更多的是让救助站减少救助后的流浪动物。她们在爱宠人士的帮助下,自发组织了《多米诺》犬行为线下辅导课堂,呼吁有宠一族能够面对面沟通,解决与宠物共处的难题,正确引导宠物与人类和谐相处。
除此之外,也开展了一系列领养活动,比如“宠物线下相亲”,将救助站的宠物带到固定场所,通过大家近距离的互动,寻找到合适的领养人,才能降低被领养人退回的风险。
当然,即便如此也会饱受网络的舆论压力,救助站会不会为了谋财取利?我们并不想去过度猜测,但是能够理解的是,救助站需要资金存活,流浪狗需要口粮,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救助工作,解决弃养问题才是最大的根源。
与此同时,东莞光明小院熊女士也是从2013年一直坚持公益救助,他们救助的狗狗多半有身体缺陷,但是为了它们重获家庭温暖,熊女士也是起早贪黑打理好救助基地,并积极去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流浪狗,“让领养代替购买”是他们最大的希望,也能够与领养人共同赋予狗狗温暖的家庭。
其实,不管是200只还是2000只流浪狗,救助的根本问题还是在于主人的弃养。
目前,没有任何针对流浪动物的管理政策推出。我们能做的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力救助,当然,也并不提倡背负债务风险去援助流浪动物和舆论压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