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经营中,买赠一直是便利店老板钟爱的促销方式之一。
消费者在购物时获取额外赠品,可以提升消费体验;
而便利店老板借助精选的赠品,能够提高成交率,可谓双赢。
然而,在部分便利店老板囿于“免费赠送能免责”的思维定式、消费者对赠品“容忍度”相对较高等因素的影响下,赠品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客观存在。
实际上,根据《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》规定:
奖品、赠品等视同销售的商品。
因此,消费环节中作为“配角”的赠品并非“免费赠送”,同样应被视作商品,应与销售中担当“主角”的商品一样,毫无二“质”。
这一点在《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》中同样有所体现:
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,不得降低促销商品(包括有奖销售的奖品、赠品)的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,不得将质量不合格的物品作为奖品、赠品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一些商家喜欢在买赠活动中搭赠临期食品,而如果搭赠的商品中有过期食品,则会因“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”触犯《食品安全法》,受到相应处罚。而“赠品概不退换”的声明,则违反了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。
那么,便利店老板在买赠营销时要如何做,才能让消费者感受实用、享受实惠?
摒弃“免费赠送能免责”思想
实际交易过程中,消费者虽未直接购买赠品,但实际上赠品的成本已经分摊到付费商品中。
商家要认识到赠品质量也是商家诚信度、美誉度的彰显,转变以往的认识误区,树立“免费赠送不免责”意识。
寻找保持买赠营销健康状态的
多种可能
商家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保障赠品质量,在让利消费者的同时保证利润,才是买赠营销的健康状态。
达成这一目标的路径,有三点途径可循:
可以是上游环节的“开源节流”,如依托进货渠道或供应链渠道优势摊薄进货成本。
也可以是消费心理洞察后的“量体裁衣”,将赠品成本应用于成本不高但关联性强的商品。
还可以是销售环节的“化整为零”,如将部分滞销商品转化成小包装赠品搭配紧俏商品,在缓解商品滞销带来的库存、折旧等成本压力的同时,寻找打开销路的契机。
跟踪回访挖掘真实诉求
在选择赠品前提前试用,根据实用性选择赠品,是商家应有的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。
但仅仅有从“我”出发的体验是不够的,消费者收到赠品后的体验才是关键。
因此,赠品体验回访是必要的,能让商家洞悉消费者的偏好和诉求,以便更好地选取赠品。
当然,如果想进一步了解更多便利店相关技巧,欢迎后台留下联系方式,湾湾川24小时智能便利店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开店服务支持,如果您有开店想法,就不要犹豫啦!抓住大机遇,赢家就是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