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6日,为期两天的2023(第十三届)汽车服务世界超级大会在上海圆满落幕。快准车服创始人兼董事长蒋仁海先生应邀与会,与到场的80+重磅嘉宾、2000+行业精英共同探讨了当下汽车后市场发展现状,并分享了他对快准如何实现“规模+利润”双增长的真知灼见。
快准车服真的增长了吗?
真的盈利了吗?
面对这个问题,蒋仁海答道:“首先,答案必然是肯定的,而且快准增长得特别多。我们做配件生意,盈利原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,但现在搞得盈利是个稀奇事儿,这点不好。我认为,我们想把业务做到有增长、有盈利,以下几个问题必须要搞清楚。”
第一、干什么?
第二、怎么干?
第三、谁去干?
干什么?
蒋仁海:快准在2015年进入汽车后市场,我认为时机是合适的。那个时候,大多数地方加盟商都在想办法落地,但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体系、成品牌、成系统的供应链企业出现。那时候正处于汽车后市场配件供应链细分领域毛利很高、服务很差、质量参差不齐的阶段,快准在这样一个时间点入场很关键。
另外:资本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。众所周知,前几年汽后市场资本还挺热,但这两年资本突然冷下来了。快准在起步阶段便拿到了一波投资,这对我们的快速发展有重大意义,如果靠我们一块钱一块钱地去赚,想要快速建立起快准如今的庞大网络体系,其实是蛮难的。
怎么干?
蒋仁海:快准从入局至今就未曾改变过初心。我们第一天是加盟连锁模式,到今天依旧还是;我们第一天是强控加盟,国际品牌、自有品牌双管齐下,到今天也还是这样。我们以修理厂的需求为出发点,搭建自有供应链体系,让加盟商先赚到钱,这一点,至今也未曾改变。这也是为何我们能在七八年间,做到拥有2000+稳定加盟商的原因。
这个事情怎么干?我个人认为这是创业第一天就规划好的,时至今日也没有变过,未来也将是快准继续坚持去做的事。
谁去干?
蒋仁海:选贤任能,企业领导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。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想要把一家公司经营好,领导者一定要去思考,自己的哪些能力能为公司的发展带来最大贡献,哪些不足需要其它的人才来提供互补。
就我个人而言,把快准这个企业从“0”开始建立起来,这是我所擅长的。但企业建立起来之后,如何从1成长到100,我清晰地认识到这并非靠我一人就能实现。
所以,我从很早便明白了一件事:快准想要做成几十亿、几百亿规模,就得把班子搭起来,如果公司只让我干一件事情,我只干和人相关的事,即解决谁去干的问题。
为什么能逆势增长?
蒋仁海:回归主题,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,快准的逆势增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。就好比一个人长期不运动,突然让他跑步,肯定是跑不动的。实际上,快准近年来的“逆势增长”是我们加盟商的能力、供应商的能力、总部的组织能力共同累积、共同成长的最好体现。
为什么能盈利?
蒋仁海:“规模增长”与“实现盈利”,这两个词从本质上看其实是一个意思。假如一个企业要追求大的发展,规模不增长很难实现盈利,或者说很难赢大利。
关于快准为何能盈利,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看法:第一、快准刚开始的几年一直在追求规模,各项成本都非常高。如今,接近20个仓库建立起来了,2000+服务站建立起来了,我们的整个服务网络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;
第二、快准的单站在大多数地方规模都是数一数二的,我们每一个服务站的产值都很高。而且我们每个加盟商的发展质量都很高,这便形成了服务站多点发展,带动快准全面提升的良性循环。
第三、通过几年的发展,通过快准品牌和工厂联合打造,如今,快准自主品牌销售额占了70%左右,毛利自然而然就出来了。
第四、当你有规模时,你的仓储物流成本就可以做得比同行低,你就有和上游谈更深合作的资本。毫不夸张地说,我们目前的仓储物流成本比中国绝大多数的供应链企业都低,我们的仓储物流到服务站,仓库的人效包括物流成本越来越有优势。
机遇与挑战
蒋仁海:纵使燃油车的市场空间还很大,足以支撑我们做到几百亿的规模,但是新能源不能不去考虑。
另外,我们也在积极探索汽配出海。去年11月份,我去了趟东南亚,发现东南亚的国家很小,每一个国家经济、政治、支付、数据都不一样。要知道,在中国创业实际上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,我们有统一的大市场,一款产品在杭州搞明白了,到北京照样能卖,系统搞好了,全中国14亿人全部都能用。在东南亚就完全不行,马来西亚搞出来的体系,可能在泰国就不能用,所以出国的难度相对大一些,但快准的团队仍旧在努力探索合适的出海模式,相信很快也会取得阶段性的成果。
最后我想说,中国市场的内卷程度是无敌的。我深刻感受到,在国内市场拼杀出来的企业,出去也都是高手。我们每个企业能够把自己的主业做扎实,就有机会实现“规模+盈利”的双增长,就有机会去国外开拓更加广阔的新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