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离我们最远的国家是谁?
答案是阿根廷。
如果你能在脚下挖一个贯穿地球的深坑,那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在潘帕斯草原的某个角落露出了脑袋。
但我们对这个遥远的国家却一点都不陌生,这个国家有华丽的足球,热情的探戈,还有风味独特的马黛茶。
而在现在,你不仅可以在鸟巢近距离观看新科足球世界冠军阿根廷队的表演,还可以在锅圈零距离享受一口来自阿根廷深海鱿鱼的鲜香。
阿根廷鱿鱼是公认品质最佳的鱿鱼品种之一:它肉感厚实,味道鲜甜。在南太平洋微冷又清澈的海水中,它们练就了瘦长却肌肉厚实的身段,以及看起来就很健康的深褐色皮肤。
我们的合作伙伴参股了一支深海远洋捕捞船队。每年的捕捞季,这支船队都会从福建福州出发一路向东南航行,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,跨过赤道,从太平洋的西北海岸直至东南隅,航程近两万公里来到阿根廷鱿鱼的故乡。
远洋捕捞船上都修建了速冻低温冷库,捕捞上船的鱿鱼会在第一时间被安排冰浴,急冻,进入冰封状态。海上颠簸的日子里,鱿鱼的鲜度仍然维持在出水的那一刻。
船冻是保证鱿鱼品质的第一环。当新一批阿根廷鱿鱼漂洋过海来到太平洋彼岸的加工厂之后,接受考验的就是工厂的处理工艺和速度了。
第一个环节是解冻。
从-18℃冷库中取出的阿根廷鱿鱼们会先进入到“泡泡浴池”,使用低温气泡解冻技术恢复原先柔软的身姿。
工厂的技术负责人告诉我们,通过使用低温气泡解冻技术,鱿鱼的解冻时间比传统解冻方式缩短了一半,且水分流失少,对肉质的影响小,能最大程度保持鱿鱼本身的风味。
我们去查阅了相关文献,发现这背后着实有一定的科学依据。有论文研究显示,气泡解冻不仅能大幅度提高肉类食材的解冻效率,让食材的内外温度提升更为均衡,还能提高解冻后食材的保水率和鲜度。
解冻后的鱿鱼会进入到剖杀环节。
工人师傅们在流水线上舞动分割刀,将解冻好的鱿鱼分割,去除无法食用的部分,并根据重量进行规格分级。
接下来鱿鱼们会被运送到最关键的工艺环节——恒温浸泡保水。
工厂的技术负责人告诉我们,剖杀后的鱿鱼身、鱿鱼头会被放到恒温浸泡池中浸泡4小时左右。
他们对浸泡液有严格的要求。根据鱿鱼的规格,他们用可食用的酸碱材料调配不同比例的复配酸度调节剂。最终实现的目标是,加入鱿鱼后浸泡液的pH值能长期稳定在一个特定的区间,上下误差控制在±0.5之内,浸泡池的温度以及鱿鱼鱼体都控制在10℃以内。通过定频搅拌,鱿鱼会充分舒展开,身体的每个角落都会与浸泡液充分接触。
所有的这些处理都是为了让加工后的鱿鱼更为水润弹脆。
至于这背后的原理,工厂的技术负责人告诉我们,别查论文了,这个真查不到。
这套处理工艺的标准参数一是来自于老师傅们长期的生产经验,另一方面也经过了多次的对照实验,盲测试吃的验证。
最后的结论是,这套流程处理好的鱿鱼口感是最好的!
浸泡后的鱿鱼会重新走上流水线,业务精湛的老师傅会麻利地将鱿鱼身切成几乎等大的片,一片鱿鱼仅仅几克,但在师傅们刀法的加持下,每串鱿鱼都能做到几乎等重,为的就是童叟无欺。
串好的鱿鱼经过再一次急速冷冻,包装,最终坐上冷链车。漂洋过海近两万公里的阿根廷鱿鱼,仅耗时不到10个小时便加工完成,正式迈向了我们的餐桌。
希望在这样“科技与狠活”加持下的阿根廷大鱿鱼,能为你的夏日餐桌带来一口鲜甜的南美风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