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业,本就处在你来我往的环境中,对于便利店这种商业操作,该如何经营?让来者欣喜,让离开者满意?下面,为大家奉献几个小技巧,仅供参考。
01与视线平行的商品利润高
一般来说,销量最佳的物品摆放位置依次为与顾客视线平行处、齐腰处和齐膝处。其中,前者是便利店货物摆放的最佳位置,可增加七成销量。
所以,便利店应该把利润较高或者快过期的产品放在1.5米到1.7米的高度之间,方便大家看到后随手就能拿取。
02最想卖的东西放右边
便利店可以利用人们习惯用右手的习惯,将最想推销的、利润较高的商品,放在主购物通道或展柜的右侧,顾客经过时,会被一些本不需要的商品激起购买欲。
03薄利多销守住入口
一般来说,挨近便利店入口的地方,放的大多是薄利多销、购买频率高的商品,以吸引顾客进门,比如书本、拖鞋、毛巾等,而烟酒等贵重商品一般放在便利店中间偏后区域。从消费心理学角度来说,逛便利店时,人们总认为前面的货物一般,里面还有更好的,所以往往越到最后买得越多。
04价格拆东墙补西墙
便利店里有一整套复杂的价格策略,如使用心理学上的“晕轮效应”,将食品、日杂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定低一些,让顾客形成这家便利店比较便宜的印象,并且不自觉地以为所有东西都便宜。然后,便利店再将别的物品定较高的价,把损失弥补回来。
小科普:
提出者:美国心理学家凯利(H. Kelly)
一个人的某种品质,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。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,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,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。
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,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。这种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,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,向周围弥漫、扩散,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一心理效应为光环效应。和光环效应相反的是恶魔效应,即对人的某一品质,或对物品的某一特性有坏的印象,会使人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,或这一物品的其他特性的评价偏低。
05大包装比小包装更贵
很多消费者会有“买得多比买得少实惠”的惯性思维,这也成了便利店的一种“销售心理战术”。所以很多商品的大包装价格都比小包装贵。
这种情况大多存在于休闲食品中,如饮料、薯片等。而且这些商品的重量、价格往往都不是整数,比如480克、458克等,消费者一时也算不清到底哪种更划算。
06利用灯光以色诱人
在一些小便利店中,肉类专柜的上方安装有粉红色灯,能让鲜肉看起来更加诱人。一般来说,肉类常用红灯光,面包类常用黄灯光,海鲜类常用蓝灯光。
07结账是最后一道购物关口
结帐口可以放些有吸引力的产品。调查发现,被“困”在长长结账队伍中的人,购买货架上糖果、饮料的几率高达25%。收银台边的商品一般是日用品或经济实惠的小型零食,而排队付钱时往往是人最没有耐心的时候,这会让顾客很难扛过这最后一道购物关。